乡村题材影视作品怎么做能突围

posted in: 办公技巧 | 0

“振兴农村,文化振兴是根本,因为文化是灵魂,是动力的源泉。电影这一形式应该关注农民农民的生活选择、农民的诉求,以及农民对生活的向往等。但不可否认,农村电影市场正在逐渐萎缩是摆在面前的现实。”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党委书记、秘书长,第三届中国农民电影节总策划季林说道。

“现在有关乡村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少,制作人也不太愿意投资,这是电影市场的普遍现象。”国家一级编剧史建全说,乡村题材电影虽然有丰富的题材和独特的潜力,但是发展并不乐观。现阶段主流创作人员不愿意花时间创作乡村电影,对现代农村不了解,有些创作模式老套,资金投入太少,再加上后期宣传不到位,影院的排片量少,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乡村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家协会农村电影专业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孙丽艳也表示,乡村题材作品目前编剧队伍很匮乏,或者编剧深入生活不够。“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乡村影视是大有可为的。只有扎根农村,到一线采风,才能做出更多更好的适合时代的作品,把当下农村的新貌、新人、新故事真正挖掘出来,受众才能从心里爱看。”

谈及如何回归乡土文化,浙江省电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熊颖俐认为,乡土文化就是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也就是所要传承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要通过创作更好的乡村题材作品,生动地表现农业振兴,农村发展进步,农民富裕、成长的进程,要关注农民需要什么样的电影。”

对此,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化勇也十分认同,他表示,影视作品的创作,首先要了解第一观众是谁。如果第一观众是城市受众,那么剧本的方方面面都要满足城市受众的需要。如果影视作品是为了满足农村观众的需要,那么创作视角就需要变化,否则,创作和受众是脱节的。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因此,我们希望借助中国农民电影节,为乡村题材电影在困难中开辟出一条道路,也希望各方加大对乡村题材电影的扶持力度。”史建全说道。

乡村影视观众不仅限于乡村

“农民脱贫致富后,物质生活有了明显变化,精神文化生活也要跟得上。乡村题材影视作品要想真正繁荣起来,就要形成市场,而形成市场的关键是人,没有人就没有市场,所以说如果想让乡村影视作品真正掀起一个高潮,就需要政府的更多关注。”赵化勇说道。

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亚东也谈道:“拍电影要考虑到票房,考虑到回报。在我看来,目前‘三农’题材的电影,完全靠市场化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此,还得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当然,最终‘三农’题材的电影要走向繁荣发展,必须得经受市场的洗礼,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活力,这样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乡村影视剧的核心是能否找到体现时代脉络的故事。“在我看来,乡村影视作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原专职副主任陆小华认为,对中国人来说,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使得我们记忆中渗透着乡愁。乡愁可以把城市和农村连接起来,因此,乡村影视的观众绝不仅仅限于乡村。

对此,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柴宝亭认为,不管是城市题材还是乡村题材的作品,最重要的是要反映真实的生活,唯有在真实生活中进行艺术提炼,才能让城里人愿意看,农村人也愿意看,不见得农村人就只看乡村题材。

收获口碑抓住两端人群

在被问及中国乡村电影今后的发展方向时,国家一级导演秦勇表示,未来,5G将渗透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于影视行业而言,5G时代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内容时代,要在4G、5G之间找到契合点,找到全新生机。

“以前人们开玩笑说——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吗?没有,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看手机的人和不看手机的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甫说,在融媒体时代,影视作品也要重视融媒体形式的开发,实现碎片化、移动化。在剧本创作的时候就要对以后想让哪个客户端、用短视频传递哪些内容等有所考虑。

对于好作品的呈现,陆小华认为,还要符合受众接受信息的传播路径,才有可能成为爆品或现象级作品。“从创意大纲到剧本写作,再到拍摄等整个生产过程,都要考虑到传播。如果在作品的生产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移动传播的新路径,那么,这个作品真正面对市场的时候,就会受到影响。从现在来看,获奖已经不是一个影视作品爆红的最主要渠道,获奖只是作品的后期确认,最主要渠道已经转变为口碑传播,形成口碑也就形成了最大的驱动力。”

正如陆小华所言,在这个时代,创作需要体现时代脉络。一个好的故事内核总是要抓住观众,抓住两端的人群——一端是被互联网影响的新一代农村居民,另一端是年龄大、只会用老人手机,甚至不会用手机的农民。今天影视作品传播的路径是移动获知、大屏观看、社交确认、共情驱动。因此,讨论乡村影视剧和讨论其他题材剧一样,要抓住这样一个新的理念:按照融媒体思维设计的作品,才有可能既在大屏播放,也能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得更大的影响。(记者 李雪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