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初筛合格的观察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电针和毫针浅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6日,2周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3日,共计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别。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
[关键词] 电针; 单纯针刺; 周围性面瘫
[中图分类号] R24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A and simpl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of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 The screening of qualified observers,5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acupuncture and superficial needle puncture treatment, 1 a day,6 a week,2 week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each treatment room rest 3,a total of 3 courses,observed differences in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cure rat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EA; Simple acupuncture; 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周围性面瘫,此病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20-60岁为多,男性略多,常发生于一侧。任何季节均可发病而以春秋两季发病较高。周围性面瘫属于祖国医学的“口僻”,“面瘫”,“口眼歪邪”等范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经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以传统的针刺理论为指导,以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毫针浅刺法和电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两者疗效,现小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全部病历均来自2010年6月-2011年4月鄂州市中心医院针灸门诊和病房的患者中,符合诊断标准,共收集50例纳入研究,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9天。对照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l1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7天。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贝政平主编《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1)发病突然或有面部受凉、风吹病史。2)除部分患者起病后有耳痛、颜面部不适外,多数患者因说话不便或被他人发现患病。3)患侧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患侧鼻唇沟变平坦、口角低、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鼓气时漏气、齿颊面间常有食物积存。4)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口轮匝肌反射及威吓瞬目反射均减退。5)根据损害部位不同而又分:①茎乳突孔以上影响鼓索支时,则有舌前2/3味觉障碍;②损害在镫骨神经处,可有听觉障碍;③损害在膝状神经节,可有乳突部疼痛,外耳道与耳廓部的感觉障碍或出现疱疹;④损害在膝状神经节以上,可有泪液,唾液减少。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2]中面瘫之风寒证进行辨证。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风寒证:见于发病初期,面部有受凉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1.3 纳入标准 1)凡符合以上西医诊断标准,可纳入试验病例。2)中医辨证,诊断为风寒证者,可纳入试验病例。3)自愿参加临床实验能按计划坚持治疗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或剔除标准)1)肿瘤、脑血管意外等引起的中枢性面瘫。2)颅后窝病变及鼻咽癌颅内转移等原因所致的面瘫。3)腮腺炎或中耳炎并发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瘫。4)颅外伤引起的周围性面瘫。5)虽有周围性面瘫,但作为其它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如桥小脑角肿瘤及格林-巴利患者。6)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及过敏体质者。7)合并有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8)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坚持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分组 采用分组对照法将初筛合格的观察者进行随机分组,就诊时单号为治疗组,双号为对照组。治疗组为毫针浅刺组,对照组为电针组。
1.5.2 选取穴位 采用主穴,配合循经取穴,随症配穴与辨证取穴。主穴:双侧风池、合谷、太冲;循经配穴:取患侧翳风、下关、颧谬、地仓、颊车、头维。随症配穴:鼻唇沟平坦加迎香、禾髂。人中沟歪邪加水沟。颏唇沟歪邪加承浆。目闭合不全者加攒竹、太阳。额横纹消失者加阳白。辨证配穴:风热加大椎;肝风内动加劳宫、肝气郁结加内关、阳陵泉、绝骨;气血亏虚加曲池、足三里;风痰阻络加丰隆、列缺。
1.5.3 方法 治疗组:每次取主穴2对,循经配穴3个,随症配穴3个,辨证配穴穴位2对,其余各穴轮流使用。操作时常规消毒后,取1时毫针进行浅刺,针刺深度较浅,直刺1-3分深,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一次,在留针同时用TDP照射患部,照射强度以局部潮红,患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度。每日1次,每周6日,2周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3日,共计3个疗程。对照组:选取穴位与操作方法与治疗组相同,在针刺得气后加用电治疗。毫针接上66805-l电针机,采用疏密波,通电30min,通电量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面部肌肉微见跳动为宜。治疗同时用TDP照射患部30min。每日1次,每周6日,2周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3日,共计3个疗程。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的House-Brach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以下简称H-B分级),该分级法亦被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面神经疾病委员会采纳为分级标准,得到了国际上多数人的认同。此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对患者进行综合分级,而对面部功能的特殊细节不予分级说明。周围性面神经疗效评定标准确定如下:痊愈:面部外观、运动功能恢复正常,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为I和Ⅱ。显效:仔细观察才能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可能有轻微的联带运动。上额运动中等,眼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为Ⅲ。有效: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和(或)半侧面部痉挛。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用力可移动口角,口明显不对称,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为IV。无效:上额不动,眼不能完全闭合,13I仅有轻微运动,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为V和V1。
1.7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临床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检测结果使用SPSSl4.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检验水准a=0.05,为双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注:愈显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病例总数×100%
由表1可以看出,经Ridit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3.1 周围性面瘫腧穴的选择 全面检索建国以来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文献,共1652篇,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5个穴位为地仓、颊车、合谷、阳白、下关,均为阳明、少阳两经之穴,除合谷外,都分布于面神经及其主要分支附近。面部为阳明、少阳、经脉汇聚之,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少阳经又系半表半里之经,针刺少阳,阳明经的穴位,疏通此类经脉不仅可以调和气血,散寒通络,改善局部症部,而且可以扶正祛邪,防邪再侵。而合谷虽然未在面部但为手阳明经的原穴,其经脉上达于面部。《四穴总歌》中有“面口合谷收”之说。因此,根据经脉循行,针刺合谷能起到疏通经络之邪,通调气血的作用。故取穴以上述5个穴位为主穴,并根据病情配合辨证取穴。随症配穴:鼻唇沟平坦加迎香、禾髂。人中沟歪邪加水沟。颏唇沟歪邪加承浆。目闭合不全者加攒竹、太阳。额横纹消失者加阳白。风热加内庭;肝风内动加劳宫、肝气郁结加内关、阳陵泉、绝骨;气血亏虚加曲池、足三里;风痰阻络加行间、列缺。
3.2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作用机理 许多医学工作者对针刺治疗面瘫的作用机理作了深入的探讨。认为针刺治疗面瘫主要是取面部阳明经穴为主,手足少阳经穴为辅,采取局部近取和循经远取相结合的方法.针刺治疗面瘫以疏调阳明经经气,驱邪外出为主,达到激发经络之气,鼓舞阳明经气,直捣病所,疏风通络,养血和营,兼以扶助正气的目的,使气血顺畅,营卫和调,脉络充盈,肌肉经筋得以充养。
现代研究也从微循环、神经电生理以及免疫学等角度对针灸治疗面瘫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学者认为针刺可以使局部和全身的组织代谢增强,循环加快,面部和全身微循环改善,有益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可能是针灸治疗面瘫的机理之一。有学者根据针刺面部以后皮肤温度的变化认为,人体体表的温度是由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所决定的。针刺有改善上述三个环节的作用。面瘫患者由于面神经功能的丧失,面部肌肉失去了控制,血液循环和代谢均处于低下的状态,针刺引起的皮升温不仅仅是单纯的血液变化,其内在的机制还包括神经功能的改善和局部组织代谢的增强[3]。刘乡研究表明[4],早期针刺可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水肿消退和功能恢复,同时,可以使琥珀酸脱氢酶、乙酸胆碱活性增高,酸性磷酸酶活性下降,含量减少,神经细胞中的核糖核酸增高,最终促进受伤的神经得以恢复。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不当可留下后遗症,影响容貌。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以其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副作用少而深受患者欢迎,从临床资料分析可知,对于该病的治疗电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适宜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主编.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S].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614.
[2] 王启才主编.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9-71.
[3] 袁鹤庭.分型论治200例面瘫评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2,1 8(11):13-16.
[4] 刘乡.以痛制痛一针刺镇痛的基本神经机制[J].科学通报,2001,46(7):609.
发表回复